(網經社訊)10月28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京東國際業(yè)務要大調整,調整方案目前正在推進之中,受影響最大的是歐洲和東南亞部分業(yè)務。首先是歐洲業(yè)務,大概率是會被撤銷。東南亞業(yè)務也會收縮,最極端的情況是泰國和印尼都做裁撤。對此,據網經社跨境電商臺第一時間向京東方面求證,京東公關部相關人士回應稱“該報道為不實消息”。(詳見網經社專題:傳京東國際歐洲關停東南亞部分裁撤 公司回應稱消息不實http://qjkhjx.com/zt/jdgjyndtz/)
出品|網經社B2B與跨境電商部
作者|王添蓉
審稿|勇全
題圖|網經社圖庫
一、傳京東國際歐洲關停東南亞部分裁撤 公司回應稱消息不實
報道稱,京東國際有的員工已經“被畢業(yè)”,有的則惴惴不安等待調整,活絡的老員工則在內部尋找可以活水流轉的坑位。一名京東國際內部表示,“我們的最終的業(yè)務調整方案和人員安置方案參照京喜就可以了。”2022年,八成京喜業(yè)務被叫停,裁員比例超過20%。
此次業(yè)務收縮的原因是國際業(yè)務整體盈利能力低?!按蟓h(huán)境好的時候,公司可以持續(xù)燒錢探索海外市場。但目前經濟環(huán)境下行,公司再沒有燒錢的實力和意愿,所以要暫時先往回縮一縮?!本〇|國際內部人士如此分析。8月下旬公布的京東財報顯示,二季度收入僅增5.4%,CEO徐雷直言,面臨上市以來最大的挑戰(zhàn)。
據網經社跨境電商臺(CBEC.100EC.CN)獲悉,京東國際的業(yè)務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對內,即通過京東商城售賣海外貨品,輻射國內用戶;第二部分則是將業(yè)務觸角延伸至海外。
2020年5月,京東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對內表示,互聯(lián)網的上半場是“全球到中國(copy to China)”,下半場則是“從中國到全球(from China to the world)”的機會。京東國際業(yè)務承載著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再造一個京東”的期待,就在過去的兩年間,京東加速布局海外市場,還廣泛網羅有國際零售、物流背景的人才,亞馬遜、中外運、馬士基、華為全球銷售崗都是其挖角對象,快速形成了人力成本極高的出海團隊。
二、進軍國際市場 Ochama對標Amazon Go?
今年1月,歐洲業(yè)務正式啟動,京東國際旗下的零售商超 Ochama 在荷蘭正式開業(yè)。Ochama也成為荷蘭首家提供線上下單、線下取貨服務的全品類零售商超。Ochama采用全自動化備貨倉,從機械臂到AGV自動搬運機器人,Ochama倉庫內所有的操作動作都由機器人獨立完成。倉庫完成揀貨后,到店顧客既可以選擇在取貨區(qū)提貨,也可選擇“次日達”送貨上門。
目前,Ochama項目負責人為雷凌,首席運營官為去年10月上任的Mark den Butter。荷蘭是京東零售業(yè)務進軍歐洲的首站。在去年11月 CNBC 的一次采訪中,新上任的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曾表示,京東正在“對越南和歐洲進行戰(zhàn)略分析”,作為下一步國際化擴張的潛在目標市場。
倉儲系統(tǒng)比Ochama先一步落地歐洲。京東國際荷蘭自動化倉庫于去年8月在荷蘭東南部林堡省開倉,是京東國際在歐洲的第三座自動化倉庫,另外兩座位于德國和波蘭。
物流及倉儲一直是京東國際化布局的重要一環(huán)。據公司介紹,2021年全年,京東國際相繼在英國、德國、荷蘭、中東、澳洲等地開設倉庫,其中一半以上為自動化倉,目前京東國際在全球總計有80個保稅倉及海外倉。Ochama進入歐洲或是對Amazon旗下無人商超業(yè)務的潛在挑戰(zhàn)。2018年,Amazon推出了無收銀人員的線下商超 Amazon Go,歐洲首家 Amazon Go 已于去年3月在英國倫敦開業(yè)。
據悉,京東在東南亞布局是則是從2015年開始的,首先是在印度尼西亞,與當?shù)仄髽I(yè)合資創(chuàng)辦的跨境電商平臺JD.ID(京東印尼站)上線。2018年,京東參與越南電商平臺Tiki的C輪投資,并在2019年進行增持,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2018年9月,京東與泰國零售集團(Central Group)組建電商合資公司JD Central。
京東探索海外市場的8年中,一號位負責人已經換了5任。每一任負責人依靠留學或者既往工作經驗拓展的某個區(qū)域市場,在其離開后,該區(qū)域還能照常運轉的并不多。下一任負責人上任后,京東國際會再重新建設團隊,招兵買馬。人員切換和撤退的成本不容小覷。
三、 出口跨境電商前景廣闊 互聯(lián)網巨頭相繼布局
近兩年,在疫情的刺激下,在線電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飛速增長,中國品牌紛紛出海。除京東外,阿里巴巴、字節(jié)跳動、拼多多等國內互聯(lián)網巨頭早已相繼布局了出口跨境電商。在業(yè)務布局上,阿里巴巴布局最廣,涉及B2B和B2C平臺,并且通過收購海外電商平臺鞏固了市場地位,京東布局也較高,但目前出海效果不佳,而字節(jié)跳動仍在探索中。
阿里巴巴在出口跨境電商方面布局較早,目前出海業(yè)務既有B2B也有B2C,具體平臺包括:阿里巴巴國際站、Lazada、全球速賣通、Trendyol、Daraz等。阿里的“全球化”戰(zhàn)略,從2014年提出至今。目前,阿里13.1億的全球用戶數(shù)當中,有3.05億來自海外。2022年第二季度,阿里出口跨境電商板塊中,阿里國際站和阿里國際零售業(yè)務營收總和達154.51億元,占該季度阿里巴巴集團2055.6億元營收的7.52%,目前該業(yè)務板塊占比仍較小。
字節(jié)跳動在出海方面也屢屢嘗試。2015-2016年是字節(jié)跳動國際化運營的試水階段,其路徑與大多數(shù)“出海”企業(yè)沒有太大差異,即通過投資并購東道國的相關業(yè)務推廣自身品牌和產品,擴大市場覆蓋面、提升市場占有率。
自2021年初,字節(jié)跳動開始進行跨境電商的嘗試,先是2021年初TikTok Shop(類似抖音小店)印尼站和英國站亮相,同年9月TikTok Shopping登場(類似抖音小黃車);接著是當年11月DMONSTUDIO跨境獨立站營業(yè),該站專做女裝垂類對標SHEIN;此外,一款主打全類目的Fanno購物app和獨立站同月上線,直接叫板亞馬遜。
除阿里巴巴、京東、字節(jié)跳動外,拼多多日前推出的跨境電商平臺Temu同時上線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加拿大等境外市場。這是繼阿里巴巴、京東、字節(jié)跳動等互聯(lián)網巨頭相繼布局出口電商后,國內又一巨頭押注該賽道。無疑,拼多多欲把目光瞄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但能否將國內“砍一刀”的成功打法復制到海外市場尚未可知。
報告顯示,2017-2020年出口跨境電商市場規(guī)模(增速)分別為6.3萬億元(14.54%)、7.1萬億元(12.69%)、8.03萬億元(13.09%)、 9.7萬億元(20.79%)。2021年出口電商正加速從野蠻生長向精耕細作轉變。受亞馬遜封號事件影響,賣家陣痛依舊短期內恢復較難,新渠道開拓尚需時間。
當前,出口跨境電商產業(yè)鏈中的玩家包括:1)平臺類:阿里巴巴國際站、亞馬遜全球開店、eBay、全球速賣通、Wish、Walmart、Shopee、Lazada、TikTok、Allegro、大龍網、大健云倉、敦煌網、MercadoLibre、Joom、聯(lián)絡互動;2)賣家類:SHEIN、安克創(chuàng)新、patpat、澤寶、棒谷、有棵樹、跨境通、通拓、賽維、蘭亭集勢、子不語、三態(tài)股份、傲基、致歐科技、易佰網絡、吉宏股份、華寶新能、綠聯(lián)科技等;3)服務商類:易點天下、卓志、SHOPLINE、縱騰、遞四方、至美通、PingPong、連連支付、派安盈、易寶支付、易倉、領星、飛書互動、思億歐等。
【小貼士】
網經社跨境電商臺(CBEC.100EC.CN)是專業(yè)跨境電商門戶,旗下運營:進口、出口、全球、地方、海淘等系列頻道,提供包括:媒體、報告榜單、融資、會議、營銷、培訓等服務,是跨境電商從業(yè)者、媒體、投資者的首選平臺。(如果您是跨境電商業(yè)內人士,歡迎合作洽談咨詢加分析師微信:zhangzhoupi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