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qjkhjx.com/zt/315/)接到用戶對“86mall”的投訴,稱手機質量問題,退貨難等。
(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配圖)
以下為用戶向我們發(fā)來的投訴信息:
案例一:用戶稱“86mall”退款難 回復:已退單
Guan先生于北美時間9月15日在86mall購買一個無線鍵盤,訂單號為D28795999。
網上寫明北美免郵費。發(fā)貨廠家為“上海驚浪計算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9月16日聯(lián)系客服要求取消訂單??头芸齑饛驮儐柾素浽?,我告知是因為看到負面評論而不信任他們。客服稱由于廣告篇幅有限,所以主頁上信息不全面。但主頁上至今仍清楚地寫著“國際運費至美國全免”。他們說此時貨已發(fā)出,要等貨到了倉庫后才可以退,可此時網上“狀態(tài)”顯示商家在備貨尚未發(fā)出。
此后我一直在查看貨單狀態(tài),直到9月23日,狀態(tài)一欄依舊顯示“商家備貨”。我是通過Paypal付的款,9月21日通過Paypal網站聯(lián)系廠家退款,但是直到9月23日晚沒有任何答復。23日晚通過Paypal要求停止付款,目前網上狀態(tài)顯示“已退單”,但提示資金出現(xiàn)異常,訂單將為我安排取消。可見不是商家主動退款,而是Paypal拒付了貨款而不得不退單。我認為該網站/商家以不實信息,誘騙買家下單。事后又拒不退款。
接到該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對此,86mall表示訂單號28795999在9月22日已將支付商品金額凍結,因支付金額異常該商品已退單,該筆商品金額我們是沒有收到的。
案例二:“86mall”包郵商品收取高額運費 回復:已退款
高先生于2017年9月21日在86mall網站購買商品,訂單號為D28801805。
由于86mall網站聲明注冊后免運費,下單后平臺并沒有要求支付郵費和填寫信息。下單后第二天卻得知運費需要¥700多,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網站在下單前并沒有告知需要額外支付高額運費及服務費,我們認為這涉嫌欺詐消費者。我們聯(lián)系客服后,客服同意退貨但只退到我們的86mall賬戶上。
接到該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對此,86mall表示86mall的購物流程是需要分為兩步來完成支付。商品下單時,支付商品費用+國內運費(取決于賣家);賣家將商品發(fā)貨至86倉庫后,還需要用戶自行提交打包,支付包裹運輸費用,打包完成后,我們會幫助您安排發(fā)貨。
用戶所說的免郵活動,在86mall網站首頁上有詳情和規(guī)則,新用戶活動是由GTE提供以先付后返的形式將運輸費用補貼給每一位新用戶。按照活動規(guī)則只需用戶預先支付運費,符合活動的包裹均會在包裹發(fā)出后的1-3個工作日以現(xiàn)金的方式返還相應的國際運費。商品已按照用戶要求退貨,且已按照客戶要求辦理賬戶余額退款。
案例三:“86mall”手機質量問題 退貨遭拒 回復:處理中
華先生在86mall上購買一部三星S7 edge美版手機,訂單號為D28788201。
網上標價是2081元,下單后價格卻變成2511元,付款后又被要求付運費+服務費532元,后來經過交涉免除了運費+服務費532元。2017年9月2日2收到貨發(fā)現(xiàn)手機外包裝上顯示是G9350版,手機后蓋顯示G935P版,手機系統(tǒng)里顯示是G9350版,IMEI查詢是G935T版,現(xiàn)在手機插入美國的SIM卡不能打電話不能上網,手機盒里還缺配件,包裝和美版不一樣,標準配件和美版也不一樣,要求退貨被拒。
接到該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對此,86mall表示86mall是向第三方賣家代購商品,商品的問題正在聯(lián)系賣家處理,有進一步的結果會第一時間回復用戶,需要一些時間處理。
據《2017年(上)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jiān)測報告》(qjkhjx.com/zt/17tsjc/)監(jiān)測統(tǒng)計,發(fā)貨問題、退款問題、商品質量、網絡欺詐、網絡售假、退換貨難、虛假促銷、客戶服務、保證金不退還、物流問題為“2017年(上)全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被投訴問題”。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啟動“雙11、黑五海淘消費維權月”,并開通維權專區(qū)(qjkhjx.com/zt/315/zxts.html)。11月1日到11月30日期間,您在網購中遇到或者發(fā)現(xiàn)商家虛假促銷、價格欺詐、售假、商品質量差、物流遲緩等情況,均可向我們發(fā)來求助或者舉報,我們將在收到后24小時內,核實、受理、督辦,并督促被投訴平臺盡快解決問題,為您的暢購保駕護航。此外,我們還將在12月初,根據11月內兩大電商大促期間受理的全國用戶網購投訴案例和大數據,發(fā)布《2017年全國雙11、黑五電商平臺用戶體驗評測報告》,對用戶投訴集中、滿意度低的平臺,聯(lián)動全國媒體進行“點名”,對大促期間用戶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分析點評。(文/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