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近日,移動應用分析公司Flurry發(fā)布了移動應用用戶活躍度報告。在這個報告中,Flurry公司取樣的應用每周被使用的總和為17億次,共有8萬家公司的23萬個應用使用了Flurry的分析模型去了解他們的用戶使用習慣。我在這里為大家總結一些有用的信息:
在上圖中,Flurry以90天為單位,統(tǒng)計了用戶的活躍度。X軸是90天后的用戶維系率,Y軸是每周使用次數。
在第一象限中的應用是在90天后依然有著堅挺的用戶數量和訪問率的應用。在這次調查中,通信類和新聞類的應用所顯現出來的用戶維系率和活躍度都高居榜首。特別是通信類的應用,更多新用戶的加入會促使活躍度進一步增長。所以這兩類應用也是廣告商多青睞的應用。
第二象限內的應用在短時間內活躍度極高,但是很容易曇花一現。音樂流、交友、社交游戲是典型的例子。就拿相親類應用來說,用戶的目標是找到另一半。在沒有找到的時候可能每天會勤奮地打開該應用,一旦找到了就再也不用了。越是高端高效率的相親應用越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相親類應用需要不斷尋找有此需求的用戶,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第三象限里的應用分類比較“一次性”,比如用于個性化(Personalization)的應用。用戶用它更換了桌面和主題之后,短期之內就很少會再打開這個應用,當下一次用戶想到要個性化的時候,他/她可能已經發(fā)現了其他的應用。對于這類應用,作為收費應用比Freemium形式更容易賺錢,就是讓用戶在使用這款應用之前就已經付費。
第四象限內的應用并不會產生很高的活躍度,但用戶會覺得使用時能得到很多信息。比如“旅行”分類,用戶會使用這些應用來訂機票、酒店,但在旅行期間就不會使用這款應用,下一次使用也是會在下一次訂行程之時。盡管使用率不高,但這類應用幾乎會永遠被安裝在用戶的手機上。
看象限上的應用分類能很好的幫助開發(fā)者制定商業(yè)模式。一般來說,
•右手邊的兩個象限(象限1和4)適合訂閱式或者Freemium式收費,也更受廣告商的歡迎,因為這類應用有穩(wěn)定增長的用戶群體。
•而左手邊的象限(象限2和3)則更適合一次性付費。
•象限2和4內的應用分類也可以實行應用內收費。對象限2內的應用來說,在當紅的時候讓用戶付費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可能會讓他們使用更長時間,而對于象限4內的應用來說,讓使用頻率不高的用戶付費購買一些新的功能會提高他們的活躍度。
Flurry還做出了更具體的30天,60天,90天用戶活躍度報告,當然,Flurry公司的取樣主要針對的是北美應用,中國用戶的活躍度與此會有一定差異。(來源:PingWest 編選:網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