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阿里巴巴和菜鳥領投中通,獲10%中通股權及1個董事席位:5月29日,中通宣布獲得由阿里巴巴和菜鳥領投的13.8億美元投資,此次中通將向由阿里系帶頭的投資集團增發(fā)10%股權,阿里巴巴獲得一個董事席位。按中通管理層預期,本交易預計將于6月初完成。
本次入股將增加菜鳥物流協(xié)同效應:根據管理層電話會議,中通未來將和阿里巴巴及菜鳥加強以下方面的協(xié)作:1)加強快遞攬件及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2)強化倉儲管理,開拓倉儲上下游的協(xié)同效應;3)拓展國際化業(yè)務;4)通過數據積累,提供倉儲物流智能化解決方案。我們認為,此次入股中通,將繼續(xù)加強菜鳥系物流的協(xié)同效應,提高物流效率。另外,管理層透露中通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獲得15%菜鳥驛站股權,未來將全面覆蓋大學、社區(qū)等快遞投送點。
阿里系持股3家物流公司,進一步整合物流數據,繼續(xù)加強配送服務:根據各公司年報數據,2017年中通快遞單量62億單,圓通50億單,百世匯通37億單,分別占快遞市場15.5%,12.6%及9.4%,阿里分別持股約<10%/11%/4.3%。我們認為,對于阿里來說:1)本次入股,可加強其電商平臺、菜鳥與快遞公司的合作;2)利用阿里巴巴的數據以及技術優(yōu)勢,提升阿里電商物流投放效率;3)強化阿里巴巴線下商業(yè)競爭力(如新零售,盒馬),對即時配送,如同城、2小時快遞、當天達等業(yè)務的時效要求進一步滿足。
菜鳥目前以倉配服務收入為主,對阿里總收入貢獻約5%,本次投資由于持股比例低于10%,對利潤表影響較小:阿里于去年9月宣布以53億元人民幣增持菜鳥股份從47%到51%,本次交易對應菜鳥估值1320億元人民幣,約200億美元。菜鳥此前通過電子面單形式,加強行業(yè)間協(xié)同,降低面單成本并提升分揀效率,實現包裹信息的實時追蹤,目前全國超過70%的包裹信息數據經菜鳥平臺運營。同時通過整合物流合作伙伴資源,提供倉儲及供應鏈管理服務。我們估算,2019財年,菜鳥收入約為358.6億元人民幣,扣除天貓關聯交易,貢獻阿里總收入190億元人民幣,占總收入5%。利潤方面,由于菜鳥處于早期投資階段,目前仍處虧損狀態(tài)。
維持買入評級及目標價220美元:基于我們的分部綜合估值模型,我們評估核心電商業(yè)務估值4,460億美元,對應33倍2018日歷年市盈率;阿里云估值700億美元,對應22倍2018日歷年市銷率;媒體業(yè)務估值140億美元,對應3.5倍2018日歷年市銷率??紤]到阿里對三家物流公司估值占比,三家物流公司對阿里估值貢獻約24億美元,影響較小。暫維持阿里巴巴220美元目標價,對應42倍2018日歷年市盈率,維持買入評級。(來源:交銀國際證券;編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