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近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螞蟻金服除了自身金融業(yè)務的發(fā)展,還不斷獲取外部“血液”。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在短短五年時間里,螞蟻投資部投資了100多家公司,在極大的方便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也藉此構筑了強大的競爭壁壘,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商業(yè)模式?!?/span>
以下為報道原文全文《“螞蟻”變“大象”, BAJT金融布局差異化》:
6月8日,螞蟻金服宣布新一輪融資,融資總金額140億美元,成為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大的單筆私募融資。此輪融資后,螞蟻金服估值超1500億美元,達阿里巴巴市值近三分之一,成全球最大“獨角獸”。據悉,螞蟻金服希望明后年能在香港和A股同時上市。而本輪融資或許會成為螞蟻金服上市前的最后一輪私募融資。
“螞蟻”如何變“大象”?
作為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先行者”,在金融布局方面提供了哪些“前車之鑒”?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泛電商獨角獸數據庫顯示,螞蟻金服以超1500億美金的估值位列第一位。在“獨角獸”金融科技榜單中,京東金融(200億美金)、陸金所(185億美金)、借貸寶(107.7億美金)、微眾銀行(92.3億美金)、平安醫(yī)保科技(88億美金)、金融壹賬通(80億美金)、聚寶匯(40億美金)、人人貸(20億美金)、網信理財(20億美金)為金融科技“獨角獸”2-10名。
螞蟻金服無疑是金融科技領域的標桿。資料顯示,螞蟻金服一直在強調自己不是一家金融公司,而是金融科技公司,未來的主要業(yè)務是利用互聯網用戶經營理念、技術和數據為金融公司提供技術服務,進行賦能。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jiān)測數據顯示,螞蟻金服的技術服務的收入占比已經從2015年的17%上漲到了2017年的34%,預計到2021年螞蟻金服的技術服務收入將增長到總收入的65%,成為第一收入來源。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螞蟻金服除了自身金融業(yè)務的發(fā)展,還不斷獲取外部“血液”。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在短短五年時間里,螞蟻投資部投資了100多家公司,在極大的方便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也藉此構筑了強大的競爭壁壘,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商業(yè)模式。
巨頭金融布局走差異化競爭
目前,越來越多家互聯網巨頭紛紛向“金融科技”看齊。除了阿里系螞蟻金服這樣的超級巨頭,還有騰訊金融、京東金融這樣的“第一梯隊”,除此之外,百度金融、唯品金融、美團金融、攜程金融、滴滴金融、蘇寧金融、58同城旗下的金融業(yè)務等為金融科技“第二梯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騰訊金融并沒有獨立,所以京東金融以200億美金的估值已經成為了目前第二高估值金融科技平臺,阿里和京東的競爭從電商平臺也開始延伸到了金融科技領域。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螞蟻金服的巨大體量和商業(yè)布局已經讓不少追趕者望塵莫及,而只能選擇差異化的競爭來尋求增長的空間。
在今年3月騰訊公布的財報中,騰訊的財富管理平臺理財通于截至1月底管理資產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通過微信的入口,騰訊金融同樣獲取了不少的用戶量,對于超過10億的微信用戶而言,通過騰訊金融實現財富的增值無疑是最簡便的方式,也為騰訊金融打造了最堅實的護城河。但是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在產品迭代等方面,騰訊金融和螞蟻金服還有不少的距離,短期內還無法對螞蟻金服造成真正的威脅。
與騰訊金融業(yè)務的“悶聲發(fā)財”相比,在追趕螞蟻金服的路上京東金融則要高調不少。但是無論是起步時間還是用戶數,京東金融都無法和螞蟻金服和騰訊金融相媲美,因此京東金融則另辟蹊徑開拓了“金融科技賦能”的差異化路線。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表明,京東金融板塊的業(yè)務布局遍布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等領域,并已經擁有包括支付、小貸、基金銷售、保險經紀、保理等牌照,京東金融合作機構的總數量超過600家,是當前市場上與金融機構合作范圍最廣的科技公司。
同為互聯網巨頭,百度在金融方面的步伐則要落后于其他“小伙伴”。今年4月百度金融分拆,“度小滿”成為代替百度旗下金融服務事業(yè)群組的全新品牌。作為百度AI生態(tài)戰(zhàn)略下的一員,“度小滿”肩負著百度AI能力在金融領域落地的責任,利用AI能否在金融科技領域殺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將百度在AI領域的優(yōu)勢轉化為“度小滿”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優(yōu)勢?或許還有待時間的檢驗。(來源:南方日報 文/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