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近日,母嬰電商平臺“海拍客”在盛怒之下,一紙訴狀將自媒體“母嬰前沿”告上法庭。風頭正勁的母嬰電商平臺怎么和自媒體“懟”上了?挑戰(zhàn)國家政策違規(guī)銷售、缺少檢驗檢疫證明、私下售賣標簽為假貨提供溫床……這些是否屬實?
深夜發(fā)文揭露海拍客種種問題
1月10日,“母嬰前沿”深夜發(fā)文,指出海拍客存在商業(yè)模式的瓶頸、販賣假冒偽劣產品的風險、縱容門店逃稅、背后的資本不穩(wěn)定等問題?;鹆χ停芍^刀刀見骨。
其實這已經是“母嬰前沿”發(fā)出的第四篇關于海拍客的文章。早在去年9月底發(fā)出第一篇文章后,他們就收到了海拍客的投訴。“母嬰前沿”創(chuàng)始人包小姐回憶說:“他們的態(tài)度非常野蠻,就是要讓我們刪稿,否則就要發(fā)律師函。”
其實,“母嬰前沿”的第一篇文章來源于江西電視臺《都市現場》欄目的一篇報道。在報道中記者提到:海拍客跨境電商產品,違規(guī)在線下實體店銷售;同時其產品沒有出入境檢驗檢疫報告;而且中文標簽是入境后人為加貼上去的。
對此,海拍客相關負責人并不認同:“報道中提到的那個商場不是我們供應的商品,其實我們沒有合作過。那個商家是從當地一個批發(fā)商那里拿的貨,借用了我們的名義。”
檢驗檢疫報告該不該有?
資料顯示,“海拍客”成立于2015年,主營跨境電商產品,是一家母嬰行業(yè)的B2B電商平臺。它對接國外品牌和國內三四線城市的母嬰門店,覆蓋的門店數量超過5萬家。以奶粉為例,它把國外的奶粉用跨境電商的方式進口到國內,然后再輸送到實體店,由實體店出售給消費者。
在過去三個多月的時間里,雙方進行了幾輪交鋒。對于“沒有檢驗檢疫報告”的指責,這位負責人解釋說:“檢驗檢疫證明適用于一般貿易,而我們做的是保稅貿易,海關實行的是抽檢制度。它實行的是報關單和清關單,而不是檢驗檢疫證明。”
但是對于這個說法,包小姐并不認同:“雖然跨境電商商品目前為止還沒有檢驗檢疫證明,但是跨境商品只允許線上跨境交易,由保稅區(qū)或海外直郵直接到達消費者,不能再經過二次銷售。海拍客把跨境電商商品直接拿到線下實體店,縱容實體店去售賣給消費者,已經是違規(guī)了。而且一旦進入線下,特別是進口奶粉等特殊商品是必須要檢驗檢疫證明。他們也沒有,更是違規(guī)。”
海拍客涉嫌私下售賣產品標簽
此外,“母嬰前沿”還報道稱,海拍客非法出售進口奶粉的“中文標簽”,涉及德國愛他美、澳洲A2、荷蘭牛欄等眾多國際大牌,標價5.5元10張。
包小姐說:“文章發(fā)出來后,過了5分鐘他們就把標簽下架了。他們對我們說,那個中文標簽是用來展示的。但是他們在介紹中寫的很清楚,都是三天發(fā)貨,直接發(fā)給母嬰門店。”
按照國家規(guī)定,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經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母嬰前沿”認為“海拍客如此無視國家政策法規(guī),明目張膽為假貨和走私貨提供作弊溫床,著實讓人擔憂。”
關于這些問題,海拍客還沒有做出更多的解釋。
庭審延期“母嬰前沿”準備應訴
本案原定于1月16日在杭州開庭,但是“母嬰前沿”的辦公地點在北京。“母嬰前沿”在本案中的代理律師趙占領已經提出了管轄權異議。同時趙律師表示,將會積極應訴:“對于海拍客的訴訟請求我們并不認可,我們認為涉案文章非??陀^,有充分的事實依據,既然已經進入法律程序,我們會充分準備,積極應訴。”
經濟之聲將繼續(xù)關注此事的最新進展。(來源:央廣網 文/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