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經(jīng)社訊)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各類合同成為了維護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基石。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對稱、地位不對等等原因,部分合同中出現(xiàn)了所謂的“霸王條款”。這些條款往往加重對方責任,減免自身義務,使得簽約方在維權道路上舉步維艱。那么,在簽訂這類霸王條款后,如何運用民法典的知識進行維權呢?
民法典視角下的霸王條款
什么是霸王條款
霸王條款,通常是指一方在合同中單方面設定的、免除自己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這類條款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1)格式條款
(2)加重對方責任
(3)免除自身責任
(4)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如何識別合同風險
(1)明確合同類型。雙方約定做一件什么事,是買賣貨物,還是提供服務,還是開發(fā)系統(tǒng),還是房屋買賣
(2)明確本人是合同哪一方
(3)熟悉合同的交易流程。例如買賣合同中就是先一手交錢,后一手交貨
(4)明確在交易流程中需要關注的主要風險。例如買賣合同中,本人如果是買方,最需要關注的是貨物問題,就涉及到和貨相關的型號、驗收、退換貨、質量不達標的違約金;本人如果是賣方,最需要關注的是錢,就涉及到和錢相關的付款時間、付款方式、沒給錢的違約金
(5)解決主要條款風險。例如買賣合同中,甲是賣方,乙支付第一筆貨款后,甲已經(jīng)把貨給了乙,但是乙沒給尾款。若甲想要繼續(xù)履行合同,可以要錢和逾期違約金;若甲不想合作要解除,那就需要把乙已經(jīng)給的第一筆貨款退給乙,把貨要回來
民法典如何規(guī)定
我國民法典對格式條款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根據(jù)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條,格式條款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該條款無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jié)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guī)定的無效情形(包括: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合同、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對方人身損害、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chǎn)損失等)
(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
(三)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應對霸王條款的策略
事前防范
仔細閱讀合同,拒絕霸王條款,在簽訂合同前,務必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尤其是加重自身責任、免除對方責任的條款。對于霸王條款,要堅決拒絕,以免陷入維權困境。此外,還可以在合同中約定爭議解決方式(即在自己所在地法院、仲裁機構處理糾紛)、違約責任等條款,降低維權難度。
事中維權
尋求法律救濟,撤銷霸王條款,在發(fā)現(xiàn)霸王條款后,可以依據(jù)民法典相關規(guī)定,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該條款。具體操作如下:
(1)根據(jù)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合同(一般實務處理較難)。
(2)根據(jù)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合同。
(3)根據(jù)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合同。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條款規(guī)定的是因重大誤解、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可以請求撤銷,并非專門針對霸王條款。霸王條款的應對更多是依據(jù)格式條款的相關規(guī)定。)
事后救濟
積極行使撤銷權,要求賠償損失,在霸王條款導致?lián)p失的情況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因不可抗力或者對方違約導致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
(2)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chǎn)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需要補充的是,第五百三十六條是關于合同解除的一般性規(guī)定,不僅僅適用于霸王條款的情況。)
霸王條款的存在,嚴重損害了合同公平、誠信原則,影響了市場交易的健康發(fā)展。通過民法典的視角,我們不僅可以認識到霸王條款的危害,還可以學會如何運用法律武器進行事前防范、事中維權和事后救濟。除了民法典外,還應當關注其他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這些法律法規(guī)也對霸王條款有相應的規(guī)定和保護措施。只有不斷提高法律意識,才能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立足,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