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盡管在老東家面臨危機挑戰(zhàn)的時刻,我本不應再提及其問題,但令人敬佩的是,馬老師和Joe都公開反思了公司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因此,我也希望從個人的角度出發(fā),分享我觀察到的問題和原因。
阿里巴巴是馬云在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時立志要打造的百年企業(yè),目標是生存102年。創(chuàng)業(yè)初期雖然充滿艱辛,但公司準確把握了每一個市場機遇,在中國互聯(lián)網的浪潮中不斷壯大。
從最初的十八羅漢小團隊,阿里巴巴已經發(fā)展成為擁有超過二十萬員工的行業(yè)巨頭。
實際上,阿里巴巴精準地抓住了四個關鍵的發(fā)展機遇,在每個階段都創(chuàng)造了歷史,刷新了記錄。
上 篇
“中供鐵軍”突圍寒冬:
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還頗為陌生,因為阿里巴巴真正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是在淘寶的爆發(fā)期。
其實,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也不是馬云的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而是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是馬云從外經貿部信息中心回到杭州后創(chuàng)立的一個B2B電子商務平臺,為小微生產企業(yè)提供在線交易和銷售渠道。
阿里巴巴起初的目標是為中國的小企業(yè)提供一個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參與經濟活動的平臺。
剛創(chuàng)立的阿里巴巴根本不是最耀眼的明星,因為當時電子商務的領頭羊是一個叫“8848”的網站,還有慧聰網、網盛科技等一眾豪強,還有隨時被豪強吞并的危險。
2000年,互聯(lián)網泡沫轟然破裂,阿里巴巴的B2B業(yè)務卻在激烈的競爭中打造出一只所向披靡的“中供鐵軍”(全稱中國供應商團隊),帶領稚嫩的阿里巴巴跨越寒冬,攻城略地。
這是一群怎么樣的人呢?
他們深入到小工廠集聚的城鄉(xiāng)結合部地帶,租住在小旅館或農民房里,早晨天亮起床開晨會,然后出門挨家挨戶拜訪小工廠主,晚上回到出租屋后就一起復盤一天的得失總結。每日都是希望的一天,每天都是打滿雞血的一日,日日如此,周而復始。
21世紀初年的電子商務并不為大眾所接受,所以他們大多數(shù)時候被當成忽悠、騙子或者傳銷人員對待,內部流傳的翻墻入院見客戶,被狗追攆跑飛鞋,摩的翻飛跌落溝都是家常便飯。
日復一日在艱苦卓絕的戰(zhàn)場中拼殺,阿里也打造出一支擅長地推的鋼鐵戰(zhàn)士。他們練就了號稱“能在水泥地上種水稻、在沙漠里建森林”的銷售能力。
中供成了阿里家族內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成為公司的“現(xiàn)金奶?!?, 賺來的利潤有力支撐著免費模式的淘寶和支付寶" target="_blank">支付寶發(fā)展。
“萬能淘寶”橫空出世:
互聯(lián)網浪潮席卷華夏大地之時,各種電子商務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日新月異,eBay(C2C)、當當網(B2C)等網站收割了購物網站的絕大部分流量。
據(jù)說,在2003年4月,馬云秘密開始了阿里巴巴的C2C網站的開發(fā),準備開始狙擊在國內占八成市場份額的eBay。
2003年的春夏之交,由于非典疫情肆虐,阿里巴巴參加廣交會的員工卻不幸感染非典病毒,導致5月6日阿里巴巴辦公室被封,所有員工居家辦公。這對于準備秘密上線的淘寶網來說可謂是一個大劫難。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在5月10日淘寶在杭州湖畔花園悄然誕生上線。
擁有200萬用戶,占據(jù)85%市場份額的eBay,看似強大無比。然而出人意外的卻是,收費模式的eBay 在免費的淘寶面前不堪一擊,僅僅一年多時間就敗下陣來,從此,淘寶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成為親們口中的“萬能的淘寶”,它也幾乎成了中國零售電商的代名詞。
兩年后,為了紀念非典那段不尋常的日子,5月10日被定為“阿里日”。
淘寶的成功離不開支付寶的功勞。在大家對網絡上交易還缺乏基本信任的時候,中國網絡支付還不支持電商交易場景,產品還沒有辦法完全解決當時淘寶網用戶的需求。
馬云冒著“坐牢的風險”發(fā)明了支付寶這個創(chuàng)新模式,讓買家和賣家都放心,不用擔心收不到貨或者收不到款而憂慮。支付寶為淘寶的發(fā)展裝上了一個馬力強勁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推動著阿里巴巴開始了新一輪加速狂奔。
天貓“雙11”購物狂歡:
天貓,在2008成立之初還叫“淘寶商城”,開始了阿里巴巴B2C的探索之路。此時京東、當當?shù)菳2C商城已經開展的如火如荼,不過主要還是自采自銷的模式。淘寶商城卻采用品牌商家入駐的方式,旨在提升淘寶商城的品質。
08年金融危機,一批依靠外貿訂單代工的企業(yè)隨著外貿受阻開始轉型內銷。通過擁有的技術和工藝自創(chuàng)品牌,上淘寶商城開店直銷是他們轉型的最便捷路徑。
2010年11月11日,在中國電商史上是個標志性的日子。淘寶商城在當天聯(lián)合150個品牌推出的促銷活動!吸引了2100萬人瘋搶!單日交易額9.36億。
這次網購狂歡節(jié)挑動了全社會激情的神經。
狂歡過后!人們開始真正領會到電子商務的力量。傳統(tǒng)企業(yè)不再觀望!電子商務被納入他們市場銷售的戰(zhàn)略重點。物流快遞行業(yè)也猛然發(fā)現(xiàn),如此爆炸增長的物流需求,因此,運營模式需要融入更多電子商務的意識。
而淘寶商城制造的雙11成了整個電商市場一年一度固定的購物節(jié)。2012年1月11日淘寶商城宣布正式更名為 “ 天貓 ”。 2021年天貓雙11成交額突破5000億。
也許,有很多人還在疑惑,淘寶既然店家和買家都是免費的,它怎么能夠賺錢的?
其實,成立于2007年的阿里媽媽才是阿里賺錢的法寶。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是“淘天集團商業(yè)數(shù)智營銷中臺”,換句話說,它管理著淘寶天貓所有的流量和廣告。年營收達到3000多億,占據(jù)著集團一半的收入和絕大部分利潤。
阿里媽媽才是滋養(yǎng)著整個阿里集團的大奶媽子啊。
阿里云,一騎絕塵:
2010年,深圳IT領袖峰會論壇上,坐在臺上的李彥宏說“云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
同在臺上的馬化騰也說“ 可能你過幾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達”那時確實有可能,但現(xiàn)在還是確實過早了”。
但此時還屈坐在觀眾里的馬云卻表示“我們自己公司對云計算是充滿信心和希望……我們覺得這些數(shù)據(jù)對我們有用,對社會更有用。”
會后,馬云被大家嘲笑為一個不懂技術盲目樂觀的文科生。
其實,馬云的信心來自于2008年加入阿里的王堅博士的不停洗腦,認為云計算不僅能解決阿里巴巴所有利潤都用于購買服務器、數(shù)據(jù)庫的財務問題,還可以將基礎資源“批發(fā)零售”給無數(shù)中小企業(yè),為未來世界建設了一整套“基礎設施”。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確實異常曲折,最艱難時王博士不禁當眾淚灑大會場。
他放棄了開源云架構而采用全自研的云計算架構的艱苦卓絕的道路,卻率先通過重重困難突破云計算平臺管理5000個節(jié)點的技術難關,從而一舉奠定了阿里云在市場的領先優(yōu)勢。
昔日別人口中“騙子”的王博士,也在2019成功當選為院士。
下 篇
2019年9月10日,抽到20周年年會門票的同事早早就出發(fā)去了杭州黃龍體育場,我與大多數(shù)同事一樣守在公司會議室里看直播。
看恢弘的現(xiàn)場氣勢,看精彩的文藝演出,看深情的創(chuàng)業(yè)回顧,看淚眼婆娑的馬老師……四次艱苦卓絕的創(chuàng)業(yè)成功,在納斯達克和港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股價也節(jié)節(jié)攀升!
2020年10月,阿里巴巴美股股價最高突破319美元/股,而港股股價最高達到309港元/股。公司市值也突破了5200億美元。
此時的阿里巴巴,環(huán)顧四圍,拿著望遠鏡都看不到對手啊。
時代風云變幻總不因自我感覺良好而變得歲月靜好。
穩(wěn)坐全球電商第一把交椅的亞馬遜,如今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像電商了。
亞馬遜的電商業(yè)務從2021年進入了增長停滯階段,然而AWS卻持續(xù)著高增長,并且以17%的營收貢獻了超過61%的利潤,亞馬遜也越來越像一家科技企業(yè)。
反觀阿里巴巴,營收和利潤的絕對來源還是電商,當淘、天業(yè)務進入增長停滯的時候,整個阿里巴巴也停滯了,曾經在國內云市場占有率46%而一騎絕塵的阿里云,如今份額下降到不足30%。
阿里云以11%的營收貢獻了約4%的利潤。不僅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營收增長乏力,利潤更是大幅下降。
阿里巴巴沒有變成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而阿里云卻越來越像賣貨的電商。
文化失信:
當我們在岸邊看到水波的最外一環(huán)時,其實在水塘中心早已發(fā)生了巨大的震動,并向整個水面擴散。
當我們看到最年輕的阿里云都充滿阿里味兒時,那其余板塊早已是阿里味兒濃郁醇厚了。
曾經是阿里巴巴業(yè)務板塊中最像科技公司的,前期加入的人員也是各大科技公司擁有共同夢想開拓云事業(yè)的人。然而,當王博士慢慢淡出阿里云的具體管理后,也逐漸變得有阿里味兒了,中供的核心文化漸漸輸入到阿里云。
“中供鐵軍”在過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但卻一直死守自己的成功經驗,并且不斷強化阿里的成功不是時代的造就而是個人的努力。因此,要證明自己比新人要厲害,就只能用新名詞來彰顯能力和高度,慢慢地阿里就成各種新名詞的主要發(fā)源地。
“今天最好的表現(xiàn)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沒有過程的結果是垃圾,沒有結果的過程是做無用功!”
“合理的要求叫作鍛煉,不合理的要求叫作磨煉!”
“任何人的錯都是我的錯!”
“男人的胸懷是被冤枉撐大的”
……
內部還出過一本書《阿里土話》,里面有102句黑話,并津津樂道得讓大家傳送。整個阿里云彌漫的PUA文化就是:
當教官培訓時,要繼續(xù)發(fā)揚老阿里人早出晚歸,翻墻進院,人趕狗追也不屈不撓的精神;
當HR宣貫時,十一點就下班這么早你回家做什么?
當主管開會時,見客戶三次都簽不下合同的銷售都是飯桶;
當拜訪客戶時,傳統(tǒng)企業(yè)已經落后需要阿里來賦能,企業(yè)上云是必然之路,上云就上阿里云,不上阿里云你們會后悔的。
真實瘋狂起來連客戶都PUA??!
當華麗的包裝被戳破,真相暴露的時候,曾經大家爭相學習的阿里的勵志創(chuàng)業(yè)精神,如今卻變成人人喊打的PUA文化。
當年馬云提出自己都無法說清楚的五新戰(zhàn)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時,卻要去賦能傳統(tǒng)行業(yè)、顛覆傳統(tǒng)行業(yè)的時候,我知道,整個阿里巴巴已經充滿了“阿里味兒”。
戰(zhàn)術失當:
我們常說,不能用戰(zhàn)術的勤奮掩蓋戰(zhàn)略的懶惰。當戰(zhàn)術用錯了地方,越勤奮你就離目標越遠。
張勇創(chuàng)造了“雙十一”,把網絡光棍節(jié)變成了全球購物節(jié),這一壯舉在商業(yè)史上實屬罕見,從2009年到2022年,阿里巴巴“雙十一”的成交量都在火箭式上漲。
阿里巴巴聚焦在每年的成交額,定睛在如何給自己客戶創(chuàng)造更大的銷售額,而不關注下單淘貨一起狂歡用戶的感受。
回想最初的雙十一,沒有套路,全是真誠,價格說降就降,商品直接打折。
后來精算師張勇卻將自己財務專業(yè)的戰(zhàn)術在雙十一用得淋漓盡致。
“湊單滿減、領券疊加”等等一系列紛繁復雜眼花繚亂的規(guī)則,將促銷活動弄成數(shù)學奧賽。
雙十一的規(guī)則和玩兒法都是精算過的,目的不是讓你得到真的優(yōu)惠,而是讓你覺得占了便宜,其實卻是一堆坑等著你。原本滿減是為了省錢而在雙十一購物,結果越花越多。
大家本就圖個傻樂呵,你卻把大家當傻子玩。
當大家明白了雙十一的復雜套路,也就不會為了既不便宜又不需要的東西買單了。
雙十一用了最強的戰(zhàn)術套路對付了用戶,用戶也只能用敬而遠之來回應你,而賺不到錢的商家不得不隨用戶的腳步轉投他家,因為生意都隨人走。
阿里忘記了世界上最淺顯的商業(yè)邏輯。
雙十一本來是一天的節(jié)日,卻做成了半個月、一個月的預售節(jié),最后演變成把一年的需求集中在這一天爆發(fā)。這天過去了,大家在天貓的購物熱情也就再也提不起來了。
你想的是涸澤而漁,魚兒們卻只能逃離池塘……
戰(zhàn)略失策:
阿里巴巴的B2B業(yè)務靠著深耕廣闊的中小企業(yè)市場取得第一步成功。
然而,20年間中國早已完成了最基層的互聯(lián)網教育,中小企業(yè)主已經能夠自主利用各類平臺在網上沖浪了。
雙十一的火爆,讓電商的業(yè)務進入了最后的狂歡。然而,為了證明成交金額大,緊盯對手京東的預售時間,陷入口水戰(zhàn)之中。最后,瘋狂在優(yōu)惠算法上內卷,不僅卷沒了用戶,也卷死了客戶。
京東依然堅守著正品和品質產品的市場,高質量、快物流且并不太貴的價格,讓關注品質體驗的人員牢固堅守。
靠著淘寶免費策略偷家eBay而占領市場,讓無數(shù)個人和小企業(yè)成為淘系電商的一部分。
然而,產品質量長期沒有改善,退換貨卻越來越難。淘寶也被拼多多“退貨,僅退款”的策略偷了家。
拼多多以低價搶占了廣大的農村市場,不僅在市值上超越阿里巴巴,在用戶購買口碑上也后來居上。
天貓不僅沒有偷到京東的老家,老巢淘寶卻被拼多多弄得個底兒掉。
淘寶直播算是起了大早喝到了第一口湯,卻眼睜睜看著抖音快手切走流量。淘寶主播帶來的效率遠遠高于陳列貨架,然而始終停留在主播為淘寶電商引流,為了賣貨而已,千篇一律的商品介紹,只有頭部主播的瞬間繁華。
抖音、快手、微信短視頻搶得了娛樂的入口,大家看著直播、刷著短劇就把東西買了。如今已不是物品匱乏的年代,缺少的只是購買沖動,然而直播和短視頻剛好在娛樂中激起了大家購物的欲望。
當一切為了穩(wěn)固阿里電商的時候,公司所有的目標和聚焦都在流量上,不斷修筑電商的護城河,卻發(fā)現(xiàn)河里的水沒啦,都流去了更有意思的地方。
阿里云本是阿里巴巴轉型的一線希望。09年巨資收購萬網讓阿里云獲得第一批20萬種子企業(yè)用戶,一舉奠定了云計算市場的領跑優(yōu)勢。然后,卻忘記了云計算是科技、是技術,不是簡單的商品。核心產品投入不足,只能讓CDN和短信等流量業(yè)務來撐起營收。阿里云與AWS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大,營收規(guī)模已難望其項背。
結語
回顧阿里巴巴從1999年創(chuàng)業(yè),懷著滿腔的理想熱情從舉步維艱到踩準每個風口,戰(zhàn)勝一眾競爭對手,在2020年站在了市值巔峰,然而,繁花綻放卻快速凋零。
我們看到阿里巴巴的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對市場變化的應對不足,在電商行業(yè)日益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下,阿里巴巴過于依賴原有的業(yè)務模式,沒有及時調整戰(zhàn)略,導致市場份額逐漸被競爭對手蠶食。也可以理解為公司對于新興技術的布局也顯得遲緩,錯失了多個重要的市場機遇。這些問題逐漸積累,最終引發(fā)了阿里巴巴的危機。
然而,一切問題根源還是在公司的文化上,公司的使命價值觀是需要長期堅守,但公司文化的內核卻要不斷地演變和成長,當公司培訓還在講當年的創(chuàng)業(yè)艱難,被狗追趕,掃樓艱險時,這就已經落后了。
公司文化不是憶苦思甜,文化不是感恩戴德,文化更不是控制別人的工具。
希望阿里巴巴先從文化入手,改變公司在大眾中的PUA、傲慢等負面的形象,讓公司成為自由、創(chuàng)新、突破、受人尊重向往的科技企業(yè)。
阿里巴巴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了20多年,載著20萬人的巨型戰(zhàn)艦,某些零件發(fā)生了故障,需要修理、更換和保養(yǎng),相信這艘巨艦整修完畢穿過這段迷霧后能夠重新乘風破浪。
最后用馬老師的話祝福阿里:
“我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里。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zhàn)。誰都牛過,但能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的組織才令人尊重?!?/p>
“回到我們的使命和愿景,阿里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