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5月1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如何預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yè)款項,保護中小企業(yè)合法權益等問題引起關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yè)局負責人表示,今后要繼續(xù)完善投訴處理機制,明確投訴的受理、處理范圍和流程,提高企業(yè)訴求響應能力,針對拖欠中小企業(yè)款項問題將進行重點檢查。(詳見:https://mp.weixin.qq.com/s/ov-3e4EjMZ-fWmNDG3ZN3g)加上疫情下中小企業(yè)日子并不好過,如何紓困解難也顯得重要。
電商平臺拖欠商家貨款、占用商家保證金的情況頻現(xiàn),據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顯示,國美、蘇寧易購、微店、貝店、寺庫、全球速賣通、天天鑒寶、玩物得志、58同城、醒購商城、多點商城等電商平臺成屢屢被大量商家投訴、質疑此類問題,面對這類情況電商平臺該如何解?(詳見網經社專題:http://qjkhjx.com/zt/yctqzxqyz)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
電商平臺占用商家資金主要有三個途徑:
1、入駐開店保證金,各家保證金根據不同類型有所不同,如天貓保證金5萬、10萬等,蘇寧易購保證金為1萬、3萬、5萬等,拼多多為2000元、1萬元等。
2、扣除平臺傭金后的貨款,經常拖欠并且賬期長;
3、平臺濫用處罰權、格式條款,以罰代管,如撤店就拖著拖著或是不給占有,貨款也被拖欠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