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近日,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接到用戶投訴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叮咚買菜”稱,所購牛奶變質與平臺溝通無果。(相關專題:http://qjkhjx.com/zt/ddmccs/)
3月29日,上海市柯先生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于2022年3月19日,在叮咚買菜APP平臺購買一箱新疆麥趣爾純牛奶,3月29日喝其中一盒時發(fā)現(xiàn)味道古怪,拆開包裝盒發(fā)現(xiàn)已經變得嚴重黏稠變質??孪壬v述,經與平臺溝通無果。
圖片來源:柯先生提供
接到以上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但截至發(fā)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從網經社企業(yè)庫(COP.100EC.CN)了解,叮咚買菜是一家生鮮電商,隸屬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梁昌霖,叮咚買菜自稱從用戶需求出發(fā),從下而上發(fā)展,通過大數(shù)據預測單量,以降低滯銷損耗率;采用智能調度和騎行路徑優(yōu)化,來提高末端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采用從“城批采購+社區(qū)前置倉+29分鐘配送”,避開“源頭、冷鏈、冷庫”的套路,來降低供應鏈成本問題。
根據“電訴寶”2021年至今受理的生鮮電商領域用戶有效投訴顯示(依據投訴量排行),叮咚買菜排名第一位,最新評級為“不予評級”。其他被投訴的類似電商平臺還有:本來生活、永輝超市、盒馬鮮生、每日優(yōu)鮮、美菜網、京東到家。
此外,“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叮咚買菜”涉嫌存在商品質量、霸王條款、訂單問題、售后服務、退款問題、送餐超時等問題。
【案例一】“叮咚買菜”被指因優(yōu)惠券被使用為由 退回被拒
1月31日,廣東省陳先生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于1月31日,在叮咚買菜上購買商品,使用了優(yōu)惠券購買,訂單支付后系統(tǒng)提示訂單異常取消了,后面咨詢客服說使用了代付功能所以導致訂單取消,陳先生認為很奇怪為什么前一筆訂單又能下單沒被取消,后面我就沒客服計較這么多,至少把我剛剛支付的金額和優(yōu)惠券也一起退回給我,客服就說優(yōu)惠券沒法退說使用了。
接到以上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但截至發(fā)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案例二】“叮咚買菜”被指缺斤短兩 退款久未到賬
1月3日,北京市徐女士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于2022年1月1日,在叮咚買菜APP上購買了蔬菜,拿到蔬菜后用秤核實斤數(shù),發(fā)現(xiàn)缺斤短兩,商家2022年1月1日上午同意退款,但至今退款仍然不到賬,叮咚買菜答復說他們已經第一時間退款,是銀行原因導致退款不到賬,讓等待7天。銀行答復說是商家確定的退款時效,跟銀行無關。徐女士講述,叮咚買菜APP發(fā)貨缺斤短兩,違約在先,不僅不向消費者支付違約金,在向消費者退還其不正當占用款項問題上,還設置7天退款時效,不正當占用消費者款項長達7天,構成不當?shù)美?,現(xiàn)要求叮咚買菜APP立即退還其不正當占用消費者的款項。
接到以上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但截至發(fā)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案例三】“叮咚買菜”被指購買頁面宣傳“每買2件減14元”實際下單后不符
2020年12月16日,上海市柯先生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于12月14日,在叮咚買菜APP下單購買了4盒灣仔碼頭韭菜水餃,共消費111.6元。當時購買頁面宣傳是“每買2件減14元”,于是柯先生下單購買了4盒。隨后,柯先生無意查看訂單時,發(fā)現(xiàn)叮咚買菜并沒有給柯先生減28元只減了20元,少減8元??孪壬群蠖啻魏投_速I菜客服進行溝通,商家不肯賠償。
接到以上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但截至發(fā)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小貼士】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平臺經濟互聯(lián)網企業(yè)迎來大考,哪些會成為市場監(jiān)管、消協(xié)點名、央視3·15晚會等輿論關注的焦點?
為此,數(shù)字經濟門戶網經社旗下全國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節(jié)平臺“電訴寶”,攜手我國“一帶一路”TOP10影響力社會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共同發(fā)起“2022第十一屆網絡消費315調查行動”。(相關專題:http://qjkhjx.com/zt/2022315/)
行動通過:1)10余份系列數(shù)據報告發(fā)布,辨別平臺“紅與黑”;2)10余項主題調查行動,看清網絡消費“陷阱”;3)電訴寶“云315”平臺聯(lián)動千家網絡公司,為全國用戶“保駕護航”;4)典型案例滾動曝光,避免“前車之鑒”;5)全國3000+媒體記者同步,輿論監(jiān)督倒逼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等五大方式,為凈化網絡消費環(huán)境“添磚加瓦”,推動網絡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