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今年的冬天實在太冷了,中外企業(yè)都開始學會“抱團取暖”了。那么,對于拼多多來說,亞馬遜聽上去是一個不錯的優(yōu)質伙伴。但放在中國的環(huán)境下,亞馬遜的客群,卻與拼多多的客群,完全不協(xié)同。而且低端用戶海外購的習慣遠未建立。
一個是在中國碰過壁的全球電商大佬,一個是以驚人速度打破電商格局的新電商平臺。當亞馬遜和拼多多的名字出現在一起,很容易讓外界對二者的合作產生“市場太寒了,雙方抱團取暖能否自救”的感嘆。
近日,亞馬遜公司在中國電商平臺拼多多開設"限時快閃店",其所售商品均從現有海外購海量選品中精選,覆蓋包括任天堂、冠軍、潔碧、美贊臣、多芬等多個國際知名暢銷品牌。對此,業(yè)界普遍反應是:亞馬遜與拼多多是在抱團取暖,但是在拼多多消費人群普遍低端化的背景下,這些國際大牌如何賣得動?
此前,亞馬遜在中國屢屢碰壁,此前已經關閉了自己在中國的第三方賣家服務,究其原因,正是戰(zhàn)略性不足且本地化不夠。說白了,它在國外的打法復制到中國失效了,在自營商品服務上,亞馬遜并沒有準確對接中國市場的需求。從品類上說,阿里以服裝等居多,家電3C品類有京東在側,非標品類有淘系一夫當關,亞馬遜無論是數碼、電子還是生活用品,都沒有足夠的空間得以施展。
另外,亞馬遜中國的側重點是品牌,這也就進一步擠壓中小賣家的生存空間,這也導致"中小賣家"在亞馬遜運營體系中一直處于弱勢。且亞馬遜對賣家有著嚴苛的投訴系統(tǒng),懲罰措施和解凍手續(xù)常常令賣家叫苦不迭。價格、品類、商家,無論是哪一種亞馬遜都無法與中國的電商大佬們相抗衡。即使有大品牌支撐,也抵擋不住中國消費者追求性價比和平臺之間相互比價的決心和毅力。
但是,中國的電商市場無論是消費群體還是發(fā)展?jié)摿Χ际蔷薮蟮?,放棄中國市場無異于放棄一塊"肥肉",所以盡管被認為要"退出中國"但亞馬遜還是不甘心,最終不甘心讓亞馬遜找到了切入點,而這個切入點就是另辟蹊徑從農村包圍城市,也成為眾多電商大佬們心頭刺的拼多多!
兩者結合看似有點怪異,不倫不類,好像是完全不搭的CP。但仔細一想卻覺得雙方好處多多。對于亞馬遜來說,從消費習慣和消費者特點來說,亞馬遜在中國市場并不吃香,對大部分消費者的吸引力遠遠沒有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大,而對于下沉市場則更是如此。但有了拼多多這個下沉武器,海外購電商就可以與三四級市場消費者瞬間貼近,不再遙不可及,而是隨時都可以來一場親密接觸。
對于拼多多來說,這是一個華麗轉身的機會點。此前,拼多多正式宣布進軍"黑五"海淘市場,這是繼今年4月拼多多上線海外購業(yè)務后的又一大動作。旗下"全球購"業(yè)務已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四地設立"全球購海外站",將通過全球直采、保稅區(qū)直郵、包郵包稅、百億補貼等綜合舉措,全力進軍"黑五"海淘市場。
很無奈,前期的拼多多假貨橫行、評價超差,已經嚴重影響消費者對拼多多的信任度。日常消費品暫且不論,品牌、輕奢、奢侈品等是斷斷不敢在拼多多平臺上購買的。同是海外購,即使價格再低,與天貓、京東等海外購相比,消費者寧可選擇貴的。
如今但有了亞馬遜的加持,拼多多的海淘市場就有了名正言順的路子和"真品"的正名。在"拼多多便宜"觀念深入人心之后,"相信拼多多"的觀念也將被植入消費者心中。當然,這還需要時間來檢驗效果。畢竟,很多“五環(huán)”外的用戶,能否相信在拼多多上海外購,也是一個謎。
去年中國跨境電商的整體市場規(guī)模在9.1萬億元左右,2019年突破10萬億毫無壓力,而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12.7萬億元。中國跨境電商這塊"蛋糕"到底有多大,可能大到無法估計。將來這場大戲將怎么唱?誰能在廝殺中成為主角?或許真的是一個滿是玄幻又讓人期待的謎題?。▉碓矗褐羌译?文/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