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2018年共享出行領域出現窘境,押金難退成為該領域的典型消費問題,其中在共享單車領域以ofo為典型代表。而榜單顯示,ofo在平臺反饋率、反饋時效性、用戶滿意度以及購買指數的得分均為“0”,獲“不建議下單”購買評級。
與此同時,共享單車領域的倒閉潮也衍生到了共享汽車領域。2018年下半年,汽車共享出行平臺途歌就被曝多地出現押金難退的情況,大量用戶反饋客服長期聯系不上,有的用戶退款時長已近三個月還未得到處理。而途歌軟件上修改了退押金的規(guī)則,將退押金需要走流程的時間從7天改成了7-15天。此外,有關于途歌拖欠地勤工作人員墊付的車費,拖欠租賃公司的租賃費等消息也傳得沸沸揚揚。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認為,根據《電商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按照約定向消費者收取押金的,應當明示押金退還的方式、程序,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違反上述規(guī)定者,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面對巨額資金,在制度規(guī)范和監(jiān)管跟不上的情況下,被一些不良企業(yè)利用作為融資圈錢的渠道,衍生出巨大的金融風險,容易造成眾多消費者經濟損失。對于押金問題,首先要明確共享單車押金退還流程和工作日時間限制,設立專用賬戶用于押金退還;其次,共享單車平臺、公共單車平臺與個人征信系統(tǒng)接入,鼓勵對于信用系數高的市民免收押金;最關鍵的是,要規(guī)范押金使用,保障資金安全。在監(jiān)管下允許共享單車平臺拿押金用于商業(yè)投資,但需要限制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