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投資要點
事件:8日,北、上、廣、深四地網約車管理征求意見稿同時出臺;9日,杭州、天津、重慶公開網約車管理征求意見稿。各地均不同程度對網約車駕駛員、車輛準入、車輛管理等提出更為嚴格的標準。
地方細則大體方向一致,網約車行業(yè)從嚴監(jiān)管幾成定局。我們之前已經提出,全國性網約車新政關于網約車平臺、人員和車輛的許可管理,數量管控,市場指導價格等都將交由地方政府決定,已充分體現地方事權。從實際情況來看,六城市地方細則出臺時間基本一致,均對網約車平臺管理運營、駕駛員戶籍、車輛牌照、軸距、排量、車齡等做出規(guī)定,嚴格程度不一,但基本方向一致,行業(yè)從嚴成定局。
網約車新政有利于規(guī)范市場,考慮到城市交通、市場公平等因素,有其必然性,但標準設置超預期。網約車市場前期靠虧損博市場補貼力度大的時期網約車甚至形成對公交、地鐵的替代,刺激部分偽需求,一是造成出行市場價格體系的紊亂,二是靠補貼吸引大量私家車投入運營實際增加交通壓力。同時,盈利模式不清晰,并不可持續(xù),長期看必然補貼下降,供給降低,走向提價,行業(yè)趨于理性。我們在7月28日網約車新政出臺后即提出,新政下C2C模式的網約車管理成本上升、責任變大,運營成本實際加大,將促進網約車市場規(guī)范,加速提價進程,而近日地方政府出臺的管理細則對于車輛、人員、運營等嚴格程度超出我們預期(如京人京牌),我們認為C2C模式網約車將受到嚴重沖擊。n若各地新政最終施行,對C2C模式網約車平臺沖擊主要體現在:1)車輛、司機供給減少:以北京為例,根據網約車新政規(guī)定,網約車駕駛員需為本地戶籍、取得本市核發(fā)的駕駛證件;網約車輛需為本地車牌,且需符合軸距、排量等規(guī)定。根據滴滴的數據,其在上海已激活的41萬余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上海網約車輛符合軸距的不足1/5;2)運營成本上升;線下成本:新政規(guī)定網約車公司必須在當地設置實體分支機構;保險成本:新政要求網約車公司需繳納承運人保險、乘客意外傷害險等保險及其它相關管理費用;稅收成本:地方細則明確要求需依法納稅;3)以合乘模式代表的共享經濟將受影響:以北京為例,新政要求合乘軟件需獨立設置,合乘頻次每車每天不得超過兩次。
B2C模式的網約車平臺受沖擊有限,成相對受益者,推薦神州優(yōu)車等B2C模式網約車企業(yè):
我們認為以B2C模式提供差異化服務是符合新政的一大趨勢,神州優(yōu)車已經按照去年10月征求意見稿的所有標準全部規(guī)范自身運營,地方政府出臺的管理細則對其影響主要體現在駕駛員戶籍方面,相較C2C模式企業(yè),其余所受影響較為有限;
基于B2C模式,定位中高端出行市場,與競爭對手展開差異化競爭。1)B2C模式重運營,以優(yōu)質的服務質量提升客戶依存度,具備規(guī)模效應,可有效控制單位成本,打開盈利空間。據公開資料,截至6月末神州專車覆蓋全國超過55個主要城市,擁有超過600萬付費用戶,日均接單超36萬筆。公司運營效率也正逐漸提高,專車業(yè)務單均收入從2015年1Q11.32元上升到2016年2Q43.61元,對應單均成本則從135.04元下降到51.31元,虧損幅度大幅收窄。2)汽車共享+出行共享,加強與上游租車行業(yè)的聯動關系,發(fā)揮協同效應,最大化提高資源使用效率。3)B2C、C2C兩端布局,流量、利潤并行。神州優(yōu)車9月22日新推出U+開放平臺,并公開表示永不抽成,我們認為這一戰(zhàn)略可助力爭取高端私家車資源,緩解B2C自營模式下車輛有限供給的瓶頸難題,實現U+引流+自營品質服務共贏。(來源:中泰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