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2011年的大宗商品市場,和2008年有太多的相似---同出一轍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上半年高歌猛進下半年偃旗息鼓);08年有美債,11年有歐債;08年有原油的147美金,11年有稀土的氧化鏑上漲768%……
1月5日,《2011年大宗商品市場行情報告》在上海首度發(fā)布,“過山車”、“倒U字”、“hold不住”成為了年度關鍵詞。
報告主編、生意社總編、中國大宗商品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劉心田認為,2011年的大宗商品市場,看點頗多:多數(shù)商品行情呈現(xiàn)倒“U”走勢(08年是倒“V”型);“金九銀十”變成了“熊九熊十”;原油10月份后特立獨行的走強;鉛、焦炭、甲醇期貨上市后無一例外的大跌……
報告稱,雖然2011年歐債影響了大宗商品原本的上行周期,但未根本改變大宗商品日益突出的戰(zhàn)略地位和遠期高位的趨勢。2012年,大宗商品市場走勢或會接近09年,但走出低谷的速度和復蘇的強度應不會太快。
2011年的大宗商品市場,多了一個以數(shù)據(jù)為特色的權(quán)威平臺---生意社(100ppi.com)。歲末年初,生意社就國內(nèi)大宗商品的熱點和重點品種進行了全面盤點。
此外,報告還對2012年大宗商品市場進行了預測:雖然2011年歐債影響了大宗商品原本的上行周期,但未根本改變大宗商品日益突出的戰(zhàn)略地位和遠期高位的趨勢。2012年,大宗商品市場走勢或會接近09年,但走出低谷的速度和復蘇的強度應不會太快。以下為部分產(chǎn)品價格預測:
會上,還發(fā)布國內(nèi)首個大宗商品指數(shù)——“大宗商品供需指數(shù)(Bulk Commodity Index簡稱BCI)”,有望成為與PMI互補的制造業(yè)的重要評價指標和宏觀經(jīng)濟變化的“晴雨表”。 (來源:中國資本證券網(wǎng) 文/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