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4月1日消息,2025年第一季度即將結束,賣家業(yè)績受單量不穩(wěn)定和春季大促效果不佳影響,利潤縮水。亞馬遜宣布PrimeDay將延長至4天,新增Prime專享Z劃算和秒殺活動,最低折扣要求分別為15%和20%。
一、Prime Day延長至4天:流量紅利還是利潤陷阱?
據網經社跨境電商臺(CBEC.100EC.CN)查詢DeepSeek后獲悉,亞馬遜此次調整Prime Day活動周期,從原來的2天延長至4天,并新增兩項促銷活動:
Prime專享Z劃算(最低折扣15%) 、Prime專享秒殺(最低折扣20%)
這一變化旨在為賣家提供更長的銷售窗口,尤其是幫助長尾商品和新品獲得持續(xù)曝光。然而,賣家們的反應卻呈現(xiàn)兩極分化:
1. 支持者:延長銷售期有利于長尾商品和品牌曝光
部分賣家認為,4天的促銷期能緩解以往2天內流量過于集中的問題,讓更多商品獲得展示機會。特別是對于中小賣家和新品而言,更長的促銷期意味著更穩(wěn)定的流量分配,而非僅僅依賴爆款商品的短期沖刺。
2. 反對者:單日銷量下降、價格戰(zhàn)加劇、利潤縮水
然而,更多賣家擔憂,延長促銷時間會導致流量分散,單日銷量爆發(fā)力減弱。同時,新增的高折扣活動(如Z劃算和秒殺)可能進一步壓低售價,加劇行業(yè)內卷。一位賣家直言:“4天促銷+前后BD(7天促銷),相當于10天的低價期,銷售額可能持平,但利潤至少下滑15%。”
二、2025年Prime Day成本飆升:賣家面臨三重壓力
除了促銷策略調整,今年的Prime Day還伴隨著運營成本的全面上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促銷費用大幅增加
亞馬遜近期調整了促銷活動的收費標準:
Z劃算與秒殺費用:從固定$300/$150改為“$70/天+銷售額1%”
Prime專享折扣:費用從$50上漲至$100
Coupon優(yōu)惠券:改為“$5預付+銷售額2.5%”
這意味著,高單價商品的促銷成本可能翻倍,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
2. 廣告成本持續(xù)攀升
亞馬遜廣告費用近年來持續(xù)上漲,2021年搜索廣告CPC(單次點擊成本)同比上漲50%,而2025年這一趨勢仍在延續(xù)。業(yè)內人士指出,中小賣家若想在Prime Day獲得足夠曝光,可能需要將廣告預算提升30%-50%。
3. 物流成本上漲20%-30%
受國際海運價格波動和關稅政策影響,2025年跨境物流成本預計同比上漲20%-30%。對于依賴FBA的賣家而言,倉儲和配送費用的增加將進一步削弱利潤率。
三、賣家應對策略:優(yōu)化選品、精準備貨、減少低價依賴
面對成本上漲和競爭加劇,賣家需調整運營策略,以在Prime Day期間實現(xiàn)可持續(xù)增長:
1. 優(yōu)化選品結構,減少低價依賴
優(yōu)先選擇高利潤率、低物流成本的商品,避免陷入價格戰(zhàn)。
開發(fā)差異化產品,增強品牌溢價能力,而非單純依賴折扣吸引消費者。
2. 精準備貨,降低庫存風險
利用數(shù)據分析工具,精準預測Prime Day銷量,避免庫存積壓或斷貨。
清理滯銷庫存,減少長期倉儲費,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3. 多渠道布局,降低對亞馬遜單一平臺的依賴
拓展獨立站、TikTok Shop、Temu等新興渠道,分散風險。
通過社交媒體營銷(如TikTok、Instagram)建立品牌私域流量,減少對亞馬遜廣告的依賴。
4. 精細化運營,提升廣告ROI
提前測試廣告素材,優(yōu)化關鍵詞投放,降低無效點擊。
利用亞馬遜DSP廣告和品牌推廣工具,提高品牌曝光率。
四、結語:Prime Day仍是機遇,但需更精細化運營
盡管2025年Prime Day的成本壓力顯著增加,但它仍然是亞馬遜賣家全年最重要的銷售節(jié)點之一。關鍵在于,賣家需從“低價沖量”的粗放模式轉向“精細化運營”,通過優(yōu)化選品、控制成本、提升品牌價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盈利。
對于中小賣家而言,今年的Prime Day或許是一場“生存挑戰(zhàn)”,但對于那些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賣家來說,它也可能成為行業(yè)洗牌后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