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導讀:6月9日,有市場消息稱,在經歷裁員風波后,萬達旗下電商平臺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飛凡”)計劃注銷,正在做最后的債務清算。(詳見專題:萬達注銷旗下電商平臺"新飛凡" 王健林電商夢破碎?)雖然有萬達撐腰,有雄厚的資本作為后盾,飛凡公司運營的幾年里,從來沒有高光時刻,王健林的電商夢也宣告破碎。
新飛凡擬注銷 此前王思聰卸任飛凡網董事
今年6.18正在火熱進行中,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天貓各種補貼優(yōu)惠不斷,政府消費券的加入,更是讓這場消費大戰(zhàn)火爆不減。然而,在這場激戰(zhàn)中,新飛凡電商平臺宣告注銷,低調落幕。
據網經社(100EC.CN)了解,新飛凡成立于2015年3月,注冊資本4.4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萬達集團CIO朱戰(zhàn)備,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商務(不得從事金融業(yè)務),電子商務平臺的技術研發(fā),國內貿易,各類廣告的設計、制作、代理、發(fā)布等,由上海萬達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追溯新飛凡的歷史。2012年,萬達電商平臺雛形“騰百萬”橫空出世。2014年8月29日,網經社曾受邀參加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在深圳舉行戰(zhàn)略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共同出資在香港注冊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并曾放言將聯手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賬號及會員體系,探索創(chuàng)新性互聯網金融產品;建立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聯盟及平臺;同時,三方還會建立大數據聯盟,實現優(yōu)勢資源大數據融合,共同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用戶體驗。
但好景不長,2015年推出飛凡網一年后,百度、騰訊和王健林三個主體退股,飛凡變更為新飛凡,成為萬達網科旗下全資子公司。企查查數據顯示, 2016 年,騰訊和百度陸續(xù)退出“飛凡網”。
網經社注:圖片采集自企查查官網
2017 年 1 月,其在集團年會上對外宣布,電商平臺“飛凡”力爭在 2018 年實現盈利,2020 年利潤超百億并實現上市。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1月,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王思聰卸任董事。
網經社注:圖片采集自企查查官網
2018年11月,萬達商管聯合騰訊、騰訊系高燈科技注資46億元成立上海丙晟科技有限公司,由萬達集團CIO朱戰(zhàn)備出任丙晟總裁。新飛凡此前的技術和資源及人員也一并轉移丙晟科技。資料顯示,丙晟定位并非電商,而是對商業(yè)中心場景進行全面數字化升級。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網絡科技、計算機科技、信息科技、電子商務等。
網經社注:圖片采集自企查查官網
連換3任CEO后 宣告失敗
其實,萬達早在2012年就開始做電商,但似乎沒有多少人知道;且從2012年到2017年這5年時間,萬達電商換了3任CEO:
2012年,龔義濤成為萬達電商首任CEO,曾在Google、阿里任職過;為實現對萬達線下商業(yè)地產保值增值,經過長時間醞釀,2013年上線萬匯網,主要服務萬達廣場,通過積分做會員體系。但王健林對此效果并不滿意,龔義濤逐漸被邊緣化。2014年初,正式離職。
2014年上半年,董策任萬達電商CEO,舍棄萬匯網,推進“騰百萬”的同時,還組織很多小分隊,到萬達各業(yè)務部門調研、討論,形成方案。后來的飛凡囊括萬達所有的線下商業(yè)場景。但2015年6月,董策突然離職。
隨后,李進嶺擔任CEO約一年,李曾在寶潔、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藝龍、芒果網等公司工作過,即使擁有豐富的線下零售和線上互聯網的運營經驗,也沒能將萬達電商做下去。
主要原因是掌握在手中的決策權較少,行動起來不太順利;另外還有萬達集團其他業(yè)態(tài)不夠支持,甚至不配合,以至于萬達電商很難做下去。
飛凡網曾被寄予厚望,在最高峰時期,用戶數達到2.6億,合作品牌超5萬個。據電商大數據庫網經社“電數寶”(DATA.100EC.CN)監(jiān)測數據顯示,飛凡APP月活數據持續(xù)在18萬左右低迷徘徊,用戶增長疲乏,幾乎已經宣告失敗。
電商巨頭占據先機 萬達切入市場難
據電商大數據庫網經社“電數寶”監(jiān)測數據顯示,萬達集團從未停止過發(fā)展電商業(yè)務,在2014年-2017年期間共發(fā)生5起投資事件和1起融資事件。萬達集團分別投資過香蕉立方、同程藝龍、孩子王、ETCP停車等互聯網業(yè)務板塊。同時,飛凡網也在2014年11月30日獲得騰訊、百度數千萬元戰(zhàn)略投資。
企查查數據顯示,王思聰對外投資34家企業(yè),涉及眾多業(yè)務板塊,包括租賃和商業(yè)服務業(yè)、批發(fā)和零售業(yè)、文化體育和娛樂業(y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è)等領域。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新飛凡“死掉”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定位不清,缺電商基因。新飛凡起初的定位是智慧生活O2O平臺,然而萬達本身是商業(yè)地產基因,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要站穩(wěn)腳需要在電商方面的實踐經驗。而新飛凡的高管頻繁迭代,造成初衷支離破碎,核心優(yōu)勢遲遲無法建立。加上,流量問題也得不到解決,所以發(fā)展達不到理想效果。
2、業(yè)務調整,已“名存實亡”。 萬達百度騰訊當時三家不同的公司,為共同目的走到一起,組建萬達電商公司,自然需要充分磨合直到充分融合,但是最終出現“三個和尚無水喝”的局面。萬達之后又把飛凡納入金融集團,后又有“萬達廣場”小程序上線,新飛凡實質上已經“名存實亡”。
3、投資其它板塊,精力分散。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萬達還投資了孩子王、同程藝龍、ETCP停車等電商,在電商業(yè)務上也并非無建樹,但是自然也會分散對新飛凡的關注。
4、競爭激烈,巨頭林立。萬達要做電商切入市場有難度。天貓、京東、拼多多已經占據近九成市場份額,新飛凡生存空間被擠壓,要立足實屬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