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4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從4月9日起,調降對個人攜帶進境的行李和郵遞物品征收的行郵稅稅率,其中對食品、藥品等商品,稅率由15%降至13%;紡織品、電器等由25%降為20%。對此,電商中心發(fā)布【電商快評】予以解讀。(詳見http://www.gov.cn/premier/2019-04/04/content_5379614.htm)
以下為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主要觀點:
曹磊指出,降稅滿足了國內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要,也對中國國內的產業(yè)升級起到刺激作用。隨著行郵稅的下降,特別是食品、紡織品、電器等日常消費品的降幅較大,將刺激這類商品在國內市場的需求及數(shù)量增多,使更多國人認識和接觸進口商品。
曹磊預測,而此次降稅不僅對出境旅游帶貨,特別對采用直郵模式的進口跨境電商平臺及賣家有著重大的利好,通過該模式的賣家可降低成本,這對“洋碼頭”、“淘寶全球購”此類跨境直郵+備案模式為主的C2C類平臺無疑是最大受益者。平臺還可利用降行郵稅的時機,線上和線下可以一起做大進口商品市場的蛋糕。反之,此次降“行郵稅”,則對網易考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海囤全球)、唯品國際、亞馬遜海外購這類B2C類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臺則影響甚微,甚至“小有利空”。
行郵稅稅率的下調及近年來一系列進口新政的實施,向全球賣家釋放了中國擴大進口市場的積極信號,也為國內買家?guī)砹烁S富的商品品類及價格利好,這也將進一步刺激C2C類進口跨境電商市場的發(fā)展,曹磊認為。
此次調整行郵稅,應該是延續(xù)去年對進口產品降稅的措施,繼續(xù)降低進口產品的行郵稅。當然這對于國外旅游購物,或者是從國外行郵的個人物品進口,對消費者是一個好事。曹磊指出,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海淘族”迅速壯大,進口跨境電商將繼續(xù)受益于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優(yōu)質商品需求的強勁增長。政策面上,過去三年來政府密集出臺監(jiān)管政策,著眼于優(yōu)化跨境電商經營環(huán)境和完善規(guī)則,且未來幾年政策紅利仍將持續(xù)釋放。
作為C2C跨境電商最具代表性平臺,“洋碼頭”創(chuàng)始人兼CEO曾碧波則“溢于言表”。他認為,國家“這盤棋下的漂亮”,各進口渠道稅率平衡的平平的,恰到好處,各家最后全拼運營實力、口岸地緣優(yōu)勢、風控把控了,最終老百姓受益,國家稅收利益照樣得到保障,以開放倒逼改革,改革的是傳統(tǒng)企業(yè)的運營思維,不要再利用政府監(jiān)管體系的的舊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