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摘要:近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助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國際商報》采訪時表示,阿里將在餓了么公司中掌握更多話語權,收購餓了么是對口碑網的補充和完善,通過餓了么來拓展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此舉也是阿里加速自身大餐飲、大物流和新零售的整合。
陳禮騰直言,餓了么擁有完善的線下末端服務體系,阿里通過餓了么與其自身業(yè)務的整合,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其競爭力,也意味著阿里的綜合性生活服務平臺與美團的較量才真正開始。
其實,外賣企業(yè)各有優(yōu)勢。“在北上廣深,餓了么與美團尚有一較之力,但在三四線城市乃至更偏遠的地方,餓了么則難以與擁有團購優(yōu)勢的美團抗衡。”陳禮騰認為,餓了么的配送體系相對完善,在配送服務上可圈可點。在線外賣行業(yè)競爭的核心還在于服務質量的比拼,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服務水平,從而增強用戶黏度,逐步提升市場份額。
以下為報道全文《今天你叫外賣了嗎?》
還記得身穿紅色、黃色、藍色工裝的外賣送餐員嗎,他們曾是街頭一抹“亮麗”的風景線。如今雖然三原色只剩黃色和藍色,但外賣卻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來自Analysys易觀監(jiān)測的數(shù)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互聯(lián)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677.3億元,環(huán)比上漲16.2%,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81.8%。另據去年第四季度中國互聯(lián)網餐飲外賣市場分析報告,合并了百度外賣的餓了么的市場份額已達49.8%,美團位居第二。
叫外賣選哪家
商務白領、在校學生和“宅一族”是餐飲外賣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選擇外賣時各有側重,送餐及時、餐飲質量、配送費的高低等都是他們考慮的因素。
上班族選外賣時比較看重口味、服務和等待時間。“我最開始接觸美團是從團購開始的,消費體驗不錯。后來一直在美團上訂外賣,沒想過嘗試其他途徑。”“我選外賣一是看餐飲種類是否豐富;二是看服務,有些外賣送餐車上的餐箱較臟,給人感覺不夠規(guī)范。”“選外賣就是想換換口味,哪家外賣的口味和品質好我就選哪家,不拘于美團還是餓了么。由于午餐時間有限,送餐一定要‘快快快’。”某商務中心區(qū)一起出來取餐的三位女士對記者說。
學生族在選擇外賣時比較看重價格、優(yōu)惠幅度。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小賈表示,在饑餓時通常會選擇一家優(yōu)惠力度大、能吃飽的外賣下單。對于男生而言,外賣無非是填飽肚子。“宅一族”一般是圖方便或改善口味,物美價廉、干凈衛(wèi)生是首要因素。雖然單位設有食堂,但對于采用彈性工作制的90后小何而言,經常需要自行解決午餐和晚餐。對于外賣的選擇,小何表示具有隨機性,美團、百度外賣、餓了么、糯米等經常光顧,主要是看哪家有自己想吃的,還有就是哪家物美價廉、干凈衛(wèi)生。
外賣哪家強
日前,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將全資收購餓了么,外賣市場將變成美團對決阿里。
對于此舉,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共享經濟助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上述消息屬實,阿里將在餓了么公司中掌握更多話語權,收購餓了么是對口碑網的補充和完善,通過餓了么來拓展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此舉也是阿里加速自身大餐飲、大物流和新零售的整合。
陳禮騰直言,餓了么擁有完善的線下末端服務體系,阿里通過餓了么與其自身業(yè)務的整合,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其競爭力,也意味著阿里的綜合性生活服務平臺與美團的較量才真正開始。
其實,外賣企業(yè)各有優(yōu)勢。“在北上廣深,餓了么與美團尚有一較之力,但在三四線城市乃至更偏遠的地方,餓了么則難以與擁有團購優(yōu)勢的美團抗衡。”陳禮騰認為,餓了么的配送體系相對完善,在配送服務上可圈可點。在線外賣行業(yè)競爭的核心還在于服務質量的比拼,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服務水平,從而增強用戶黏度,逐步提升市場份額。
不管誰收購誰,市場份額誰第一、誰第二,外賣的實惠、健康、美味才是消費者最關注的,最有話語權的也是消費者。今天你叫外賣了嗎?(來源:國際商報 文/王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