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摘要】近日網經社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長春晚報》就“生鮮電商”問題采訪時表示“配送價格上,由于生鮮不同于服裝、鞋類這些商品,因此配送價格短時間難降低。發(fā)展生鮮電商,除了需要克服物流等難題之外,食品質量安全如何得到保障也是一大問題?!?/font>
以下為該報道原文全文,原題:《網購生鮮食品未必劃算》。
隨著網購發(fā)展進程加快,如今在網上淘幾件衣服,買幾本書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了。可你會在網上買蔬菜、水果,甚至買海鮮嗎?昨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大電商已經開始銷售琳瑯滿目的生鮮食品,網上買菜、肉、水果都可行。但記者發(fā)現,和服裝等商品相比,網購生鮮食品并不一定都劃算。
網購蔬菜水果送到家
對于新鮮蔬菜、肉品或是水果這類生鮮食品來說,更多的長春市民都會在農貿市場或超市購買,但如今在網上也能買得到。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國內購物網站紛紛上線了生鮮食品。在多家知名電商網站上,記者看到了生鮮食品頻道,其中有些網站上對生鮮食品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包括蔬菜、水果、水產、鮮肉等。
市民陳女士最近在某購物網站上購買了5斤新鮮荔枝,售價138元,產地為廣東茂名,商家包快遞。陳女士對記者說:“水果能送到家很方便,這樣省了不少時間。商家承諾荔枝當天摘當天發(fā)貨,無冰水及保鮮劑。剛開始我還擔心荔枝會在運輸的過程中變質,但收到貨后發(fā)現荔枝很新鮮?!庇浾唠S后瀏覽該購物網站,發(fā)現有很多生鮮食品在售,而且有些銷量非常好。如陳女士購買的荔枝,該商家30天就售出5000多件,25000多斤。
網購蝦耙子比市場還貴
除了購買方便,低廉的價格也是網購的一大優(yōu)勢。但記者發(fā)現,如算上較高的郵費后,網購生鮮食品未必都省錢。
以三文魚為例,500克某商家售價69元,比我市農貿市場確實便宜了不少。但算上22元的運費,一共實際要支付91元,這樣一算并沒有省多少。以500克新鮮的蝦耙子為例,我市部分農貿市場的價格在30元左右。網絡商家大都售價20元左右,但加上運費19元,實際比市場上還要貴。當然,對于一些高端產品或是海外生鮮產品,網購還是有一定優(yōu)勢的,畢竟部分地區(qū)難以買到。
為什么與普通商品相比,生鮮食品運費這么貴?記者注意到,這是因為生鮮食品一般都要當天發(fā)貨,送貨速度較快,費用自然也就相對較高。生鮮食品不僅運費較高,網上生鮮送達的區(qū)域限制也很大。比如某商家所出售的新鮮海鮮產品只限本省銷售。
生鮮電商面臨諸多難題
目前,電商進軍生鮮品類,普遍面臨很大的瓶頸,曾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國內99%的生鮮網購平臺虧損。一位做生鮮電商的老板告訴記者,生鮮產品對儲存、配送條件要求較高、損耗大。經營生鮮產品的電商基本都是本地化經營,只能覆蓋區(qū)域用戶。另外,生鮮產品配送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快”。雖然網購生鮮食品目前還不發(fā)達,但未來模式的發(fā)展還是很有信心。
網經社的分析師莫岱青分析指出,配送價格上,由于生鮮不同于服裝、鞋類這些商品,因此配送價格短時間難降低。發(fā)展生鮮電商,除了需要克服物流等難題之外,食品質量安全如何得到保障也是一大問題。
有業(yè)內人士稱,作為人們的日常消費品,生鮮食品每年有近萬億元的市場規(guī)模,且毛利率相對較高,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電商涉足生鮮,力圖搶占一席之地。但在電商領域,生鮮市場是一片藍海,運營難度很高。甚至有業(yè)內人士直言,生鮮是電商領域最難做的生意,道路還很長。(來源:長春晚報 文/溫傳斌)